>
每个时辰都有“初”“正”之分。“初”指时辰的起点,如“子初”指23时;“正”指时辰的正中,如“子正”指24时。每个时辰又可分为八刻,前面四刻为上四刻,后面四刻为下四刻。这样每一刻就相当于现代的15分钟。
申时指15时到17时,因此,“申初”指15时,“申正”指16时,“申正二刻”则是16时30分。
古代军队一般在卯时点名,所以叫点卯,点卯后吃早饭,然后出操。卯时是5-7时,是一大早,到下午16:30,正常人都会饿的。在战时,有时候战事胶着,真的会有兵士没办法轮流吃饭,饿着肚子一口气打十几个小时的时候。有可能的话,军官一般会让兵士随身携带点干粮,战事稍缓的时候可以用干粮垫垫肚子,尤其是骑兵,马鞍袋里经常会塞点可以吃的东西。不过都不好吃,像蒙古骑兵喜欢用硬得硌掉牙的肉干,现在去内蒙古到处能买到的那种所谓大汗军粮,比起当年的肉干,坚硬程度不可同日而语。中原的军队常用干得掉渣的死面饼子,最有名的就是戚家军的光饼,也有炒面,例如新四军行军途中就是用马肠形状的布袋子塞进炒面随身携带,着急了干咽,有条件就化一碗糊糊。总之都不好吃就是了。现代军人要幸福一点,有军用罐头和各种速食品,我前些年参观基辅号的时候曾经吃过一顿军用罐头饭,说实话,比死面饼子强点有限,军人真心不容易。)
☆、返京
第七章
王忠嗣正式卸去河西、陇右两镇节度,近日将重返太原坐镇的消息很快传开了。
事实既定,王忠嗣威望又摆在那里,部下便也不再多说,开始收拾行装。
但是,这里面并不包括哥舒翰,他留了下来。
王忠嗣去职后,河西交给了长期驻守此地的契丹族名将安思顺,安思顺自开元二年到现在的天宝七载,前前后后已经在此地供职三十余年,练达边务;且他出身昭武九姓,与当地诸多胡人具有天然的亲近感,绝不会故意挑起胡汉争端,有他坐镇河西,王忠嗣还是很放心的。
而陇右节度使,则由哥舒翰接任。
河西、陇右能够依着节帅的心意选择继任者,这大概说明,节帅并未完全失去圣心?萧易只能这样猜测。
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。
很少有人知道,节帅此番去职,并非直接返回太原,而是先回长安。
此时离开驻地,只带少数贴身侍卫亲兵去长安,一旦圣心有变,人为刀俎我为鱼肉,节帅将再无反抗之力。
王忠嗣原本要将萧易留在陇右,留在哥舒翰身边。只有在军中,才有可能实现萧易的理想,而返回长安,不仅仅是军功无望,同时还意味着他将面临被李林甫擒而杀之的危险。
即便王忠嗣去职,哥舒翰也已经足够强大到可以保住他,将他留在陇右,对萧易来说,本是最好的选择,这也是容襄期盼的。他固然有一万个想见到萧易,但萧易的命更重要,只要萧易平平安安,便再多几年见不到,也是好的。
可是萧易自己,却放弃了这于他而言最正确的选择。
他也说不清楚是为甚么,只是觉得现在守在节帅身边,能够守护节帅安危,是件再重要不过的事情,甚至比为韦坚报仇更重要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,而节帅要面临的变故,已迫在眉睫。
他是这样对自己解释的。
这个还有几分天真懵懂的少年并没有意识到,他原先对韦坚的孺慕之情,已随着韦坚的逝去,以及节帅对他的悉心爱护,转到了王忠嗣身上。
萧易貌似刚强,其实心中始终有那样一块柔软到不能触碰的地方,需要有这样一个父亲一样的人来保护。这是与生俱来的缺憾,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法子去真正弥补。
王忠嗣万没料到萧易执拗起来竟这般坚持,他讲过道理,发过命令,萧易从头到尾就一句话:“我要跟着节帅。”
王忠嗣平生第一次对自己的手下人无可奈何。他总不能当真将萧易捆在军中,自己一走了之罢!何况就算他真的这样做了,以萧易的脾气武功,只要有机会走脱,也一定会万里追随跟上来的,哪怕担上逃兵的罪名。
这个少年的脾气,真是半点不像韦坚,不晓得究竟是如何长成这个样子的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侯爷今天扮弟弟骗我了吗 超英的小团子[综英美] 娘子刚登基,我就成了全民公敌 我,九叔师弟:神级扎纸匠 乌合之众:乱世之中的街头混混 我与公子断个袖 妖孽傻妃太撩人 快穿之推倒神 误入80年代的那些日子 胖女人也有春天番外 温柔以待 被我绑定的宿主们都修罗场了[快穿] 「慰安妇」:无法愈合的民族创伤 嫁庶女日常 妖王的腹黑毒妃 未来巨星是学渣 醒来后我成了国民女神[穿书] 一觉醒来,我变成了剑灵 胸乳之殇:一场始于「凝视」之下的女性浩劫 穿越之弃妇奋斗史